六种常用杀虫剂对八种蚜虫的选择毒性

被引:10
作者
高希武
王政国
郑炳宗
曹本钧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2] 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选择毒性; 杀虫剂; 蚜虫;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D O I
10.16380/j.kcxb.1990.03.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自1982年开始研究了乐果、氧化乐果、抗蚜威、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6种杀虫剂对8种蚜虫的选择毒性。以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为标准,氧化乐果对桃粉大尾蚜和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之间的选择毒性指数最高为163.77,乐果和抗蚜威分别是373.24和34.70,而氰戊菊酯仅为1.37。氰戊菊酯最高的选择毒性指数是在桃粉大尾蚜和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之间,也只有6.86,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对不同蚜虫的选择毒性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巯基试剂(DTNB)的敏感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其选择毒性与AChE的巯基结合部位有关。同时还发现,抗蚜威对洋槐蚜Aphis robiniae Macchiati和瓜蚜AChE的150值与其LC50值表现一致。这些都说明了这两类杀虫剂对不同种蚜虫的选择毒性与AChE有关。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蚜虫的选择毒性与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β-乙酸萘酯羧酸酯酶的活性则无任何关系。氯氰菊酯的选择毒性与上述两种酯酶的活性没有任何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