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创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被引:54
作者
易庭源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社会平均利润; 内涵利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4 [各种会计和簿记];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摘要
当生产者 (人力资源 )只是运用生产资料 (物力资源 )在社会平均生产力基础上 ,进行简单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时 ,由于生产者按月领工资 ,已得到社会平均的必要报酬 ,那么 ,其所创造的社会平均利润 ,税后应全部按资分配 ,以保证物力资本所有者的最低收益。如果生产者运用物力资源 ,努力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生产力 ,进行内涵扩大再生产 ,其所创造的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内涵利润 ,税后小部按资分红 ,大部留成论功行赏 ,则物力资本所有者享有越来越多的额外收益。先进生产者享有越未越多的额外报酬 ,就能激励全员更加努力发展科学技术 ,把企业办得欣欣向荣。这是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员工认股权计划会计问题的探讨 [J].
孙铮 ;
王霞 .
会计研究, 2000, (11) :15-19
[2]   论劳动者权益的性质——与阎达五教授和徐国君教授商榷 [J].
袁振兴 .
会计研究, 2000, (10) :46-48
[3]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 [J].
石文亚 .
财务与会计, 2000, (09) :30-30
[4]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 [J].
杜兴强 ;
李文 .
会计研究, 2000, (06) :30-36
[5]   论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 [J].
刘永泽 ;
戴军 .
会计研究, 2000, (03) :35-39
[6]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及核算方式创新 [J].
张友棠 .
会计研究, 1999, (08) :44-45+22
[7]   试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应用的几个问题 [J].
刘仲文 .
会计研究, 1999, (06) :8-12
[8]   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与劳动者权益的确立——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探讨 [J].
阎达五 ;
徐国君 .
会计研究, 1999, (0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