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生物措施结合改良碱化草地效果

被引:4
作者
魏振凯
解大志
王辉
机构
[1] 辽宁省草原工作站
[2] 康平县草原管理站
[3] 康平县草原管理站 沈阳
关键词
草地; 生物措施; 盐化草甸土; 支渠; 灌溉渠道; 草层高度; 碱化草甸; 排水沟渠; 产草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 [土壤改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正> 我省康平县有严重碱化草甸草地2万多公顷,占全县草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为探索改良碱化草地的有效途径,从1988年开始,经三年时间,对该县北四家子乡近700公顷碱化草地进行工程(排水沟渠)与生物(补播牧草)措施结合改良试验,取得明显效果。1 试验区自然概况 本试验在康平县北四家子乡草场进行。本区处于松辽平原西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位于辽宁北部,辽河西岸,东经122°45′,北纬42°31′,海拔80米。试验区为碱土、碱化草甸土、盐化草甸土三种土壤复区分布。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短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3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