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杨桦次生林采伐林隙幼苗更新动态

被引:40
作者
宋新章 [1 ]
张智婷 [2 ]
肖文发 [3 ]
李冬生 [4 ]
张慧玲 [1 ]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国际空间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研究中心
[2]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4]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采伐林隙; 更新; 次生林; 长白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4 [森林更新];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摘要
采用样线调查法,从林隙大小和林隙年龄2个方面研究长白山杨桦次生林经营采伐形成的林隙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50m2的林隙占7%,50~100m2的占21%,100~150m2的占36%,150~200m2的占29%,>200m2的占7%;林隙一般由7~10株山杨、白桦或山槐被伐后形成;林隙内更新幼苗的种类组成较简单,但分布极不均匀;林隙内更新幼苗的种数、个体密度、叶面积指数、平均高生长和径生长均优于非林隙林分;色木槭、花楸、山槐等适合于在林隙内更新,而水曲柳、山荆等更适合于在郁闭林下更新;随着采伐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林隙内的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含量不断提高,更新幼苗的种数、个体密度显著增加,生长状况也明显提高,相比于非林隙更新,林隙更新的优势更加突出;由于林隙内的光照、土壤养分和凋落物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不同位置的更新状况差异也较大,3龄林隙的西缘最好,中心及北部最差,9龄林隙内规律不明显;<50m2林隙内的更新状况与非林隙林分相近,>200m2林隙内的更新最差,100~150m2林隙内更新状况最优,不但幼苗个体密度大,而且叶面积指数、平均高生长和径生长也最好,这主要是由不同大小林隙内和非林隙林分光合有效辐射的强度差异较大造成的。100~150m2是长白山杨桦次生林林隙更新的最适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长白山区次生阔叶林采伐林隙更新研究 [J].
宋新章 ;
李冬生 ;
肖文发 ;
李秀英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3) :302-306
[2]   一种测量林窗面积的改良方法:等角椭圆扇形法 [J].
胡理乐 ;
朱教君 ;
谭辉 ;
于立忠 ;
胡志斌 ;
张金鑫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455-460
[3]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土壤性质对比研究 [J].
张春雨 ;
赵秀海 ;
郑景明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3) :347-352
[4]   林隙微生境及更新研究进展 [J].
宋新章 ;
肖文发 .
林业科学, 2006, (05) :114-119
[5]   影响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与幼苗存活的微生境变量分析 [J].
陈迪马 ;
潘存德 ;
刘翠玲 ;
常静 ;
尹锴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38-42
[6]   林窗大小和位置对丽江云杉自然更新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英文) [J].
刘庆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4, (03) :281-285
[7]   林窗对长苞冷杉自然更新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英文) [J].
刘庆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2) :204-209
[8]   格氏栲林林窗物种多样性动态规律的研究 [J].
刘金福 ;
洪伟 ;
许忠实 ;
于玲 ;
李俊清 .
林业科学, 2003, (06) :159-164
[9]   次生林经营基础研究进展 [J].
朱教君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12) :1689-1694
[10]   神农架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更新研究 [J].
熊小刚 ;
熊高明 ;
谢宗强 .
生态学报, 2002, (11) :20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