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孔裂隙分布特征及其对吸水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柴肇云 [1 ,2 ]
郭卫卫 [1 ]
陈维毅 [2 ]
康天合 [1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2]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泥岩; 孔隙结构; 氮气等温吸附; 微孔裂隙吸附效应; 软化崩解;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s1.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泥岩样品的扫描电镜测试和液氮等温吸附试验,系统研究煤系泥岩的显微孔裂隙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孔裂隙分布特征对其吸水软化崩解性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成果为:①泥岩孔裂隙类型有粒间孔、层间孔、粒缘收缩孔、气胀孔、溶蚀孔、矿物铸模孔及裂隙等;②孔裂隙的发育程度及相互间的连通性差,自然状态下,多以隐裂隙的形式存在,肉眼很难辨别;③孔裂隙以所含黏土矿物微集聚体间孔隙和构成泥岩骨架的大颗粒间孔隙为主,其中构成泥岩骨架的大颗粒间孔隙体积占泥岩总体积的20%以上;④泥岩吸水软化崩解是在宏观结构破坏或扰动的基础上,由微孔裂隙吸附效应引起的,受其物质组成不同的影响,自然吸水率和软化崩解机理存在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物化型软岩块体崩解特性差异的试验研究 [J].
康天合 ;
柴肇云 ;
王栋 ;
杨永康 ;
李义宝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907-911
[2]   深井泥岩吸水特性试验研究 [J].
何满潮 ;
周莉 ;
李德建 ;
王春光 ;
聂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6) :1113-1120
[3]   泥岩遇水软化微观机理研究 [J].
黄宏伟 ;
车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7) :866-870
[4]   板岩遇水软化的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研究 [J].
杨春和 ;
冒海军 ;
王学潮 ;
李晓红 ;
陈剑文 .
岩土力学, 2006, (12) :2090-2098
[5]   物化型软岩微结构单元特征及其胀缩性研究 [J].
柴肇云 ;
康天合 ;
李义宝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6) :1265-1269
[6]   饱水对致密岩石声学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朱合华 ;
周治国 ;
邓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5) :823-828
[7]   红砂岩膨胀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
朱珍德 ;
邢福东 ;
刘汉龙 ;
王思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4) :596-600
[8]   特殊软岩软化的微观机制研究 [J].
周翠英 ;
谭祥韶 ;
邓毅梅 ;
张乐民 ;
王建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3) :394-400
[9]   南京红山窑第三系红砂岩膨胀变形性质试验研究 [J].
朱珍德 ;
邢福东 ;
刘汉龙 ;
张勇 .
岩土力学, 2004, (07) :1041-1044
[10]   煤系泥岩组分特征及其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J].
孟召平 ;
彭苏萍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2)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