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佛山岩溶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植被系统CO2浓度日变化

被引:8
作者
李林立
况明生
张远瞩
蒋勇军
沈立成
李元庆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关键词
表层岩溶生态系统; CO2; 温度; 短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重庆金佛山典型岩溶区林地、裸地表层岩溶生态系统CO2浓度进行短时间尺度变化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林地与裸地不同深处土温变化幅度由地表向土壤深部逐步降低,裸地地表温度和不同深度土温波动幅度均较林地大。林地与裸地各层次土壤CO2浓度变化与土温呈较好的相关关系。林地各层土壤CO2浓度波动微弱,变幅小于裸地。林地与裸地土层中CO2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高。植被各层的温度和温度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层、灌层和草层。林层温度最大值滞后于气温约3h。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土地覆被下岩溶表层系统CO2体积分数研究 [J].
李林立 ;
高波 ;
蒋勇军 ;
况明生 ;
刘玉 ;
李华 .
生态环境, 2004, (03) :338-341
[2]   金佛山岩溶生态系统初步探讨——岩溶泉水化学特征分析 [J].
李林立 ;
况明生 ;
蒋勇军 ;
何多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01-204
[3]   表层岩溶系统中土-气-水界面碳流通的短尺度效应——以贵州茂兰国家喀斯特森林公园的秋季日动态监测为例 [J].
周运超 ;
张平究 ;
潘根兴 ;
熊志斌 ;
冉景丞 .
第四纪研究, 2002, (03) :258-265
[4]   不同植物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淋失的影响及岩溶效应 [J].
曹建华 ;
潘根兴 ;
袁道先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59-366
[5]   “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 [J].
袁道先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5) :425-432
[6]   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研究及其趋势 [J].
王绍强 ;
陈育峰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4) :66-74
[7]   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模型方法 [J].
汪业勖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100-106
[8]   岩溶土壤中CO2浓度、水化学观测及其与岩溶作用关系 [J].
何师意 ;
徐胜友 ;
张美良 .
中国岩溶, 1997, (04) :39-44
[9]   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微生长层与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初步研究 [J].
谭明 ;
刘东生 ;
秦小光 ;
钟华 ;
李铁英 ;
赵树森 ;
李红春 ;
吕金波②鲁向阳 .
中国岩溶, 1997, (01)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