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的视角

被引:38
作者
戴雪红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他者; 主体; 波伏瓦; 伊利格瑞; 斯皮瓦克; 吉利根;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7.06.006
中图分类号
B565.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与露丝.伊利格瑞的《二人行》,美国女性主义者加.查.斯皮瓦克的《属下能说话吗?》与卡罗尔.吉利根的《不同的声音》等文本中所阐述的女性主义思想,都围绕着女性在主流文化的“他者”地位而展开,从文学、语言和心理等多个视角展开其批判,致力于在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处挖掘女性被压抑的根源。通过探析她们在对待他者与主体问题上的不同视角及其思想演进过程,本文指出在当代破除他者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建立一种新型的“他者—主体”之间对话和交流的关系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美)斯蒂芬·K.怀特著, 2004
[2]  
二人行[M]. 三联书店 , (法)吕西·依利加雷(LuceIrigaray)著, 2003
[3]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RosemariePutnamTong)著, 2002
[4]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罗钢, 1999
[5]  
不同的声音[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卡罗尔·吉利根(CarolGilligan)著, 1999
[6]  
第二性[M]. 中国书籍出版社 ,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著, 1998
[7]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京媛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