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陕西初夏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被引:11
作者
梁生俊 [1 ,2 ,3 ]
王培 [2 ,4 ]
高守亭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3] 陕西省气象台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初夏暴雨; 数值模拟; 对流涡度矢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陕西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2日00:00(协调世界时,下同)至3日12:00陕西中部初夏的一次区域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受500hPa冷涡底部短波槽、700hPa切变线和地面偏东风气流的共同作用造成这次突发区域性暴雨。模式结果与实况降水情况基本一致,24h降水模拟能够很好地体现暴雨过程的中心位置,暴雨区域的主要范围和暴雨形势的走向。垂直运动场和降水区对应较好。通过对位涡的分析可得到,此次暴雨过程中有一股很强的干冷空气从对流层顶向下传播,这种强干侵入的形式有利于强降水的生成。广义位温和对流涡度矢量异常的分布和垂直变化很好地反映了陕西这次暴雨过程的落区及其演变,并且对本次暴雨的预报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WRF模式的陕西两次区域性秋季暴雨的数值模拟 [J].
侯建忠 ;
宁志谦 ;
谢双亭 ;
邓爱军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7, (05) :648-653
[2]   “02.6”梅雨期一次暴雨β中尺度系统结构和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隆霄 ;
程麟生 ;
文莉娟 .
大气科学, 2006, (02) :327-340
[3]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 [J].
毕宝贵 ;
刘月巍 ;
李泽椿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5) :814-826
[4]   梅雨锋上三类暴雨特征的数值模拟比较研究 [J].
李鲲 ;
徐幼平 ;
宇如聪 ;
程锐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2) :236-248
[5]   梅雨锋上的三类暴雨 [J].
张小玲 ;
陶诗言 ;
张顺利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2) :187-205
[6]   陕西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研究 [J].
王川 ;
刘勇 ;
张宏 .
陕西气象, 2003, (06) :10-12
[7]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J].
高守亭 ;
赵思雄 ;
周晓平 ;
孙淑清 ;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2003, (04) :618-627
[8]   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环流条件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张顺利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4) :567-576
[9]   1998年7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暴雨特征的分析研究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张凤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81-94
[10]   经向型持续性特大暴雨的合成分析 [J].
雷雨顺 .
气象学报, 1981, (02) :16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