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

被引:39
作者
周晓虹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大陆; 社会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貌; 本土化; 全球化;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4.06.002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本文从“本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近来引起大陆社会心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现象入手,阐明了其概念内涵及形成原因;接着,文章就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作者认为,那种以为“只要是本土的就一定能够成为全球的”的观点是片面的,较为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本土化有赖于全球化,而全球化同样有赖于成功的本土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提出了下述五方面的看法:(1)本土化需要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与改造,但本土化不意味着拒斥“全球化”;(2)本土化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但本土化不等于传统化;(3)本土化需要向先行一步的台港社会心理学借鉴经验与教训,但本土化不等于台港化;(4)本土化需要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现实,但本土化要坚决避免非学科化;(5)本土化的最终目标不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参与甚而影响世界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使中国的社会心理学能够成为世界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全球化社会学的基础 [J].
莱斯利·斯克莱尔 ;
田禾 ;
黄平 .
社会学研究, 1994, (02) :5-17
[2]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1993, (03) :94-104
[3]   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1987, (05) :61-72
[4]   试谈大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J].
杨中芳 .
社会学研究, 1987, (04) :62-89+105
[5]  
现代社会心理学史[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晓虹著, 1993
[6]  
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M]. - 华夏出版社[美]许烺光(Francis, 1989
[7]  
社会学与美国社会[M].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魏章玲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