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利用方式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产力及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
李存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李存焕
王红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王红霞
机构
:
[1]
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2]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 呼和浩特
来源
:
中国草地
|
1991年
/ 05期
关键词
:
生物量;
显著水平;
利用方式;
现存量;
显著平准;
第一性生产量;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留茬;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84~1987年在内蒙古达茂旗内蒙古农牧学院哈雅教学牧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剪割高度对牧草地下生物量影响很大,留茬应不低于2cm;由于受降水的制约,牧草生长缓慢,一年应以1~2次利用为宜;一年两次利用应间隔2~3个月,使牧草有较长的再生时间;一年一次利用以8月中旬以后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