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属的染色体数目、倍性与珠芽发生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李名旺
顾德兴
刘友良
徐炳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半夏属; 染色体基数; 倍性; 珠芽发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半夏属Pinellia 5个种10个群体的染色体计数和珠芽数量统计,首次报道了5个染色体数目,同时发现珠芽的发生与染色体基数及多倍化程度有关:x=13的类群无珠芽,而x=9的有珠芽;在有珠芽的半夏P.ternata(Thunb.)Breit.中,平均每叶珠芽数随倍性的提高而增大。半夏是一个多倍体复合种,起源于无珠芽、染色体基数为x=7~9的二倍体祖先,可能是在该属的早期进化中由鹞落坪半夏P.yaoluopingensis X.H.Guo et X.L.Liu的x=13经非整倍性跌落而成,在发生上比鹞落坪半夏进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4+289 +2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从生态地理探索天南星科的起源
    李恒
    [J].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1) : 14 - 42
  • [2] 几种药用植物染色体数目观察
    程尧楚
    刘本坤
    蒋佐升
    段映池
    [J].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1, (02) : 166 - 170
  • [3] 掌叶半夏和东北天南星根尖色体观察
    郭巧生
    庄文庆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2) : 21 - 22+104
  • [4] 天南星科的生态地理和起源
    李恒
    [J]. 云南植物研究, 1986, (04) : 363 - 381
  • [5] 我国八种特有植物的染色体观察[J]. 李林初,徐炳声.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86 (02)
  • [6] 南京两种半夏群体水平变异式样的比较[J]. 顾德兴,徐炳声.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91 (05)
  • [7] 植物细胞分类学[M]. 科学出版社 , 洪德元编著, 1990
  • [8] über apogame (vegetativ entstandene) Sporogone an der bivalenten Rasse des Laubmooses Phascum cuspidatum[J] . Eva Springer.Zeitschrift für Induktive Abstammungs- und Vererbungslehre . 1935 (1)
  • [9] Cytological studies on South Indian Araceae. Ramachandran K. Cytologia . 1978
  • [10] Chromosomen number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araceae. JONES G E. D iss abstr .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