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吉如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

被引:15
作者
郑有业 [1 ]
多吉 [2 ]
张刚阳 [1 ]
高顺宝 [2 ]
樊子珲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化探异常; 吉如; 冈底斯;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7.03.008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吉如斑岩铜矿是在1989~1991年开展1∶50万日喀则幅区域化探成果图上发现了“弱小”铜异常,后来通过对原始化探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及成矿背景、成矿环境分析发现的斑岩铜矿床。这是一个“弱小”异常找矿的范例。作者在首次系统介绍了该矿床特征、发现过程及勘查新进展的同时,客观展示了异常筛选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思考过程,对于启迪人们对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化探数据进行二次开发,从原有的大量异常、特别是“弱小”异常中筛选出最可能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并提高查证的见矿比率等方面具重要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西藏朱诺斑岩铜矿床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郑有业
    高顺宝
    张大全
    樊子珲
    张刚阳
    马国桃
    [J]. 地学前缘, 2006, (04) : 233 - 239
  • [2]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郑有业
    薛迎喜
    程力军
    樊子珲
    高顺宝
    [J]. 地球科学, 2004, (01) : 103 - 108
  • [3] 1999~2001·勘查地球化学·资源与环境
    奚小环
    [J]. 物探与化探, 2003, (01) : 1 - 6+12
  • [4] 进入21世纪的勘查地球化学
    谢学锦
    [J]. 中国地质, 2001, (04) : 11 - 18
  • [5] 成矿区带的划分和成矿远景区圈定要求的讨论
    朱裕生
    肖克炎
    宋国耀
    [J]. 中国地质, 2000, (06) : 41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