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南缘阜康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地质特征

被引:26
作者
王东营 [1 ]
汤达祯 [1 ]
苟明福 [2 ]
王烽 [1 ]
陶树 [1 ]
高冠峰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关键词
油页岩; 地质特征; 芦草沟组; 阜康地区;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南缘阜康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广泛分布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阜康地区油页岩研究区处于准噶尔古台坳—博格达晚古生代裂陷槽的构造过渡位置,大型逆冲断层作用导致二叠系油页岩出露地表。阜康地区矿体工业类型为有机沉积层状矿床。油页岩层系由老到新可大致划分为4段,优质油页岩集中在第二、三段。采用不同指标进行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根据Sr/Ba比值判断绝大部分油页岩样品也是陆相产出;根据硼元素含量可以确定油页岩以淡水沉积环境为主,只是间或有海水介入。该地区油页岩具有特别高的开采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71+75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 [J].
刘招君 ;
董清水 ;
叶松青 ;
朱建伟 ;
郭巍 ;
李殿超 ;
柳蓉 ;
张海龙 ;
杜江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869-876
[2]   天山南北前陆冲断带油气地质条件对比及有利勘探领域分析 [J].
贾进斗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4) :21-25+3
[3]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现今构造运动特征 [J].
罗福忠 ;
阮成雯 ;
方伟 .
内陆地震, 2006, (02) :109-114
[4]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张朝军 ;
何登发 ;
吴晓智 ;
石昕 ;
罗建宁 ;
王宝瑜 ;
杨庚 ;
管树巍 ;
赵霞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47-58+7
[5]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逆冲断层带分析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刘剑平 ;
马永生 .
地学前缘, 2005, (04) :411-421
[6]   新疆阜康-吉木萨尔断层晚第四纪活动与变形特征的新认识 [J].
吴传勇 ;
沈军 ;
柔洁 ;
谢天 ;
罗福忠 ;
阮成文 ;
刘景元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01) :47-51+70
[7]   新疆博格达山分段及深浅构造转换关系 [J].
李涛 ;
王宗秀 ;
周高志 ;
柳永清 ;
李寅 .
地学前缘, 2004, (03) :103-114
[8]   博格达山隆升对北三台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 [J].
吴孔友 ;
查明 ;
曲江秀 ;
田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5+137
[9]   新疆博格达山链新生代再生造山机理——岩石圈内切层“开”“合”造山带的典型代表 [J].
王宗秀 ;
李涛 .
地质通报, 2004, (03) :286-293
[10]   雅玛里克断裂南支断层形变监测与分析 [J].
马飞虎 ;
鄂栋臣 ;
孙翠羽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4, (01)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