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运动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林景晔
林铁锋
朱德丰
刘立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4]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构造运动; 成藏年代;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历经燕山运动、喜山运动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燕山期构造运动褶皱强烈 ,是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大型构造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喜山期构造运动尽管在松辽盆地内部表现较弱 ,但对盆地北部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依然具有调整、改造作用。岩石矿物有机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定结果 ,反映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发生过两期排烃过程 ,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经历了 3期油气注入。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测定 ,表明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两侧的齐家 -古龙及三肇凹陷周边地区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成藏时间在 5 1~ 35Ma ,是喜山运动期间 ,松辽盆地北部早期的油气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改造形成的次生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松辽盆地西部扶杨油层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 [J].
张革 ;
林景晔 ;
杨庆杰 ;
杨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5-7+66
[2]   喜马拉雅运动对吐哈盆地油气藏的影响 [J].
曾溅辉 ;
左胜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82-384
[3]   复合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运移流向研究的意义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瞿辉 ;
雷振宇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1, (04) :7-12+9
[4]   油藏成藏年代学分析 [J].
辛仁臣 ;
田春志 ;
窦同君 .
地学前缘, 2000, (03) :48-54
[5]   松辽盆地的准含油气系统 [J].
韩晓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83-285
[6]  
渤海湾某油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与断层开启性分析[A]. 杨友卿,洪汉净,马宗晋.油气成藏机理及油气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1996
[7]  
油气藏保存与破坏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章明等著, 2003
[8]  
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金之钧等著, 2003
[9]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