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11
作者
:
陈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陈忠民
[
1
]
卞德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海外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卞德智
[
2
]
潘校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海外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潘校华
[
2
]
黄先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海外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黄先雄
[
2
]
肖坤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海外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肖坤叶
[
2
]
机构
: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海外研究中心
来源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碎屑岩储层;
下白垩统;
B盆地;
中非地区;
D O I
:
10.16152/j.cnki.xdxbzr.2006.06.034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分析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方法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及分析技术。结果B盆地中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大多形成在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环境中。碎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存在较大差异;物性最好的储层为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结论储层物性主要受压实作用、碳酸盐溶解与胶结作用及沉积环境四大因素控制,其中压实、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而沉积环境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控制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并进一步控制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76 / 9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油气储层地质学.[M].吴胜和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1
→
共 2 条
[1]
油气储层地质学.[M].吴胜和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