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环境生态脆弱性数量评价

被引:37
作者
王德炉
喻理飞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喀斯特; 环境脆弱性; 评价; 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以典型样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选择与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紧密相关的6个因子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用欧氏距离公式建立了喀斯特环境生态脆弱度(SFD)计算模型。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显性和隐性两大喀斯特类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值。6个因子中,植被因子和岩石裸露率影响最大,权重最高。根据64个样地的脆弱度计算结果,对样地环境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即微度(≤0.2)、轻度(0.21~0.4)、中度(0.41~0.60)、强度(0.61~0.80)和极强度(>0.80)。研究结果表明:地质背景是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根源,同等条件下,植被状态对其环境的脆弱程度起决定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贵州喀斯特区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变化 [J].
王德炉 ;
朱守谦 ;
黄宝龙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6-30
[2]   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例 [J].
苏维词 .
中国岩溶, 1997, (01) :58-66
[3]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 [J].
何才华,熊康宁,粟茜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1-9
[4]   贵州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的初步划分 [J].
苏维词 ;
杨汉奎 .
环境科学研究, 1994, (06) :35-41
[5]  
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阳含熙等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