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4
作者
何秀丽
张平宇
刘文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粮食单产; 时序变化; 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东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单产变化的研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978-2004年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阶段性、趋势性、稳定性与不同作物等4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时序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农业生产条件的角度,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喻翠玲 ;
冯中朝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1) :7-10
[2]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奇峰 ;
陈阜 ;
李玉义 ;
梁丽娜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5) :340-343
[3]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结构变动及比较优势分析 [J].
程叶青 ;
何秀丽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3) :1-7
[4]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J].
徐志刚 ;
傅龙波 ;
钟甫宁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1) :48-51
[5]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研究 [J].
党安荣 ;
阎守邕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3) :9-13
[6]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趋势及原因初探 [J].
鲁奇 ;
吕鸣伦 .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01) :34-39
[7]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8]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VernonW.Ruttan)著;郭熙保;张进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