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时空转换特征

被引:14
作者
曹银贵 [1 ,2 ]
张笑然 [1 ]
白中科 [1 ]
周伟 [1 ,2 ]
陈晓辉 [1 ]
孙琦 [1 ]
丁翔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矿; 遥感; 时空转换; 驱动力; 矿-农-城复合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区矿一农一城复合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频繁,尤其受到生态退耕政策、城乡建设、露天采煤损毁的影响。该研究旨在揭示矿.农一城复合区近3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原因。该文利用研究区1986—1996年、1996—2000年、2000—2004年、2004—2009年、2009—2013年及1986—2013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图分析了各研究阶段主要转换类型的重要值、面积、空间分布,基于各研究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过程划分了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分区,并开展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原因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研究阶段土地利用转换类型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转换类型增加,而转换重要值和降低的趋势。转换类型由早期农用地互转逐渐过渡到农用地互转、农用地转向建设用地、农用地转向损毁土地三者共存的状态。2)各种土地利用转换类型在地域分布上呈现趋同性与差异性,并依据趋同性与差异性划分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区,农用地转损毁土地区,农用地互转区。3)农用地减少主要以耕地减少为主,耕地减少主要受到生态退耕、建设用地占用、采煤损毁等活动的影响。建设用地增长一是受到保障城镇发展和空间拓展的影响;二是受到新农村建设、农民建新房改善居住环境及"抢盖抢建"的影响。损毁土地的增长主要与煤炭资源开采规模扩大紧密相关。该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罗娅
    杨胜天
    刘晓燕
    刘昌明
    宋文龙
    董国涛
    赵海根
    娄和震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 42 - 53
  • [2]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徐新良
    秦元伟
    宁佳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吴世新
    史学正
    江南
    于东升
    潘贤章
    迟文峰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 3 - 14
  • [3] 贵州典型矿区1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高翔
    蔡雄飞
    王济
    戴凌骏
    穆悦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 (11) : 168 - 174
  • [4] 地形复杂矿区煤炭开采景观扰动研究
    邱文玮
    侯湖平
    [J]. 中国矿业, 2013, 22 (11) : 50 - 53
  • [5] 矿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动态变化
    李保杰
    顾和和
    纪亚洲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 233 - 240+302
  • [6] 土地复垦矿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
    徐嘉兴
    李钢
    陈国良
    赵华
    渠俊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1) : 232 - 239+296
  • [7] 平朔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与实证
    贺振伟
    白中科
    张召
    赵峰
    尹建平
    [J].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5) : 51 - 56
  • [8] 淮南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范忻
    汪云甲
    张书建
    [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2, 32 (04) : 81 - 84
  • [9]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制图
    曾永年
    靳文凭
    何丽丽
    吴孔江
    于菲菲
    徐艳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6) : 225 - 231
  • [10] 基于3S的平朔矿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韩武波
    贾薇
    孙泰森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4) : 60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