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不完全双到杂交配合力分析、Hayman双列杂交遗传分析和因子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用化学诱导产生的14个玉米孤雌生殖系(P1组)作母本与5个我室自育优良自交系(P2组)作父本组配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各系各性状的GCA和SCA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单株穗粒重的GCA以孤雌生殖系405最高(25.19%);被测7个性状中,出籽率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单株穗粒重有加性、显性基因效应,百粒重和行粒数2个性状,除探测到了加性、显性基因效应外,还获得有上位性基因效应存在的证据;供试的P1组各系相对与P2组的各系,在各性状上都有较多的显性基因。对70个杂交种采用因子聚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孤雌生殖系组配的杂交种趋向归于不同的类别,表明来源相同的孤雌生殖系,既有其表现差异性的一面,又有其相似性的一面。还对优良孤雌生殖系405的利用前景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