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能提升学习效果吗?——基于教学设计视角的38项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

被引:44
作者
王雪
徐文文
高泽红
王志军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教学设计; 元分析; 学习效果;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9.06.007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当前,虚拟现实(VR)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VR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能否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以及VR技术如何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结论不甚相同。鉴于此,采用元分析方法并结合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对国内外38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R对整体学习效果产生了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合并效应值为0.450);从学习者特征层面来看,VR对不同学段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次之,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弱;从学习环境层面来看,VR对教师参与与否条件下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没有教师参与时,VR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VR对不同反馈形式下的学习效果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视觉线索相对最差,详细解释在陈述性知识学习任务中效果最优,正误反馈在程序性知识学习任务中效果最优;在教学设计的其它要素层面(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评价),VR对学习效果均有中等程度的提升,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四条针对性建议:第一,推进VR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多元应用;第二,依据学生特点,针对不同学段灵活开展适切性的VR教学;第三,优化教师角色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第四,基于学习任务类型设计和开发适宜的反馈形式。基于元分析方法来加深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的探讨,可以为VR技术的教学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技术环境下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的新发展——访多媒体学习研究创始人Richard Mayer教授 [J].
王雪 ;
王志军 ;
韩美琪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0) :8-13+31
[2]   虚拟现实与移动增强现实复合性教学环境设计 [J].
李亮 ;
朱津津 ;
祝凌宇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5) :98-105
[3]   虚拟现实与脑电联动系统的开发及其教育研究功能探索 [J].
杨晓哲 ;
任友群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1) :45-52
[4]   虚拟现实用于少儿羽毛球辅助训练研究 [J].
刘园园 .
体育师友, 2018, 41 (03) :23-25
[5]   移动学习对学习成效影响的元分析 [J].
王辞晓 ;
董倩 ;
吴峰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2) :67-75
[6]   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分析——基于《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和《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的对比 [J].
魏雪峰 ;
高媛 ;
曾海军 ;
黄荣怀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01) :72-76
[7]   大数据背景下自适应学习个性特征模型研究——基于元分析视角 [J].
菅保霞 ;
姜强 ;
赵蔚 ;
李勇帆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4) :87-96
[8]   形塑学习(Solid Learning)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J].
翟雪松 ;
董艳 ;
詹巧巧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3) :40-47
[9]   行为投入影响深度学习的实证探究——以虚拟现实(VR)环境下的视频学习为例 [J].
刘哲雨 ;
王志军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1) :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