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57
作者:
权洁霞
戴继勋
沈颂东
邓景耀
庄志猛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
[2]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来源:
关键词:
梭鱼;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碱基对(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河北省黄骅市的24尾野生梭鱼和15尾人工养殖梭鱼进行了分析.选出11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1个引物共检出112个位点,其中养殖群体中有9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3. 93%;自然群体在 96个位点上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5. 71%.经计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12 4,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271;梭鱼两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 92. 82%,遗传距离为 0. 0718.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口海域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人工养殖过程对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估计这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少(如育苗历史短、亲鱼来源于自然群体、无定向选择和近亲繁殖等)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梭鱼的人工养殖业在黄河口海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