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源对比各类指标的理论基础及其可比性问题

被引:6
作者
黄第藩
尚慧芸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源对比; 生油岩; 烃源岩; 油源岩; 原油; 石油; 生物标记化合物; 植烷; 可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在确定油气源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探索着各种指标在陆相地层中的应用条件和对比效果。本文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关于油源对比指标的科学意义、运用条件及其判别性质的讨论,而重点在于那些地球化学化石。文中将对比指标分为八类:1.原油物性;2.原油孢粉;3.元素钒、镍、硫含量;4.族组成;5.正构烷怪和一般环烷烃;6.基团;7.同位素;8.地球化学化石(包括色素,无环和多环萜类),结合我国应用的实例,分别进行了论述,并强调指出,在各种对比参数中,不论其可比性的大小,都必须考虑对比的条件。在对比中,有机质成熟度的一致性和地球化学环境的相似性是重要的。本文还阐明了把油源对比当作一个统一的油气生成和演化的成因序列来对待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8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