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和特征

被引:15
作者
胡明毅,朱忠德,郭成贤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集层,沉积相,成岩作用,(中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扬子地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厚度6000~10000m。本文在沉积学和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地面和井下资料,论述了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类、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和储层类型,探讨了控制本区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如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和充填作用等,最后对区内各储集层段进行了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3+131+1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湖南石门中上寒武统白云岩成因 [J].
胡明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2) :153-160+171
[2]   湖南石门地区灯影组沉积环境与成岩特征 [J].
胡明毅 ;
朱忠德 ;
郭成贤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2, (01) :9-15+8
[3]   塔里木柯坪地区下丘里塔格群白云岩成因 [J].
胡明毅 ;
贾振远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1, (02) :10-17
[4]   川西北甘溪上泥盆统白云石化作用研究 [J].
田洪均 ;
刘岫峰 ;
M.Schnfeld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4) :50-63+127
[5]   国外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J].
叶德胜 .
矿物岩石, 1985, (04) :106-114
[6]   建南气田长兴组生物礁气藏的勘探实践 [J].
陈劲人 ;
银玉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1, (02)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