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模型在长江下游冬麦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永秀 [1 ,2 ]
杨再强 [1 ,2 ]
张富存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光合模型; 长江下游; 光响应; CO2浓度; 温度; 适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渐进指数及修正直角双曲线等4种光响应模型为基础,结合CO2浓度和温度变化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推导出4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分别利用长江下游冬麦区2个主栽冬小麦品种的田间试验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并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r)为0.925,均方根误差(RMSE)为1.666μmol.m-2.s-1。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考虑了光抑制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高光强情况下的冬小麦光合速率,因而最适于长江下游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模拟。研究结果可为选择最佳的光合作用模型进行冬小麦生长模拟及产量预测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88 / 5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高大气CO浓度下小麦旗叶光合能量利用对氮素和光强的响应 [J].
张绪成 ;
于显枫 ;
马一凡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2011, 31 (04) :1046-1057
[2]   水分胁迫前的干旱锻炼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王萌萌 ;
陈忠林 ;
贾楠 ;
徐苏男 ;
张利红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10) :1930-1935
[3]   光合作用对光和CO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 [J].
叶子飘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06) :727-740
[4]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参数的取值范围 [J].
郝祺 ;
陆佩玲 ;
房世波 ;
邬定荣 ;
刘建栋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1) :74-78
[5]   强光高温同时作用下不同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 [J].
齐学礼 ;
胡琳 ;
董海滨 ;
张磊 ;
王根松 ;
高崇 ;
许为钢 .
作物学报, 2008, 34 (12) :2196-2201
[6]   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的比较 [J].
叶子飘 ;
于强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6) :1356-1361
[7]   温室蔬菜生长发育模型研究进展 [J].
李永秀 ;
罗卫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307-312
[8]   光响应模型在超级杂交稻组合-Ⅱ优明86中的应用 [J].
叶子飘 .
生态学杂志, 2007, (08) :1323-1326
[9]   包含CO2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化模型研究 [J].
李明星 ;
刘建栋 ;
王馥棠 ;
戴晓苏 ;
刘文泉 ;
廖要明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1) :54-56
[10]   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叶面积、光合速率与干物质产量 [J].
李永秀 ;
罗卫红 ;
倪纪恒 ;
陈永山 ;
徐国彬 ;
金亮 ;
戴剑锋 ;
陈春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2) :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