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红柱石-矽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特征及其PT条件研究

被引:12
作者
郑常青 [1 ]
徐学纯 [1 ]
Masaki ENAMI [2 ]
Takenori KATO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Depar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Nagoya University,Nagoya -,Japan
关键词
红柱石-矽线石型; 递增变质作用; PT条件; 阿勒泰;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5.04.008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新疆阿勒泰地区发育了红柱石-矽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由绿泥石-黑云母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石榴石-十字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和矽线石带组成,根据石榴石成分环带、变质与变形关系、矿物共生组合演化等特征,将变质作用分为峰前期、峰期和峰后期3个演化阶段。峰前期、峰期为连续的递增变质过程,形成典型的中-低压过渡型递增变质带,峰后期属于退变质过程。据石榴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组合内部一致地质温压计估算出峰期温度-压力:T=580℃~670℃,P=0.4GPa~0.5GPa。变质作用演化具有顺时针的PTt轨迹,代表陆壳有一定程度的构造增厚,但幅度不大,没有大规模的陆壳俯冲或拆沉作用,这种增厚可能以陆壳的构造叠置机制为主。总体相当于地体间斜向走滑兼有一定垂直分量的拼合过程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变质作用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J].
张翠光 ;
魏春景 ;
邱林 .
新疆地质, 2004, (01) :16-23
[2]   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斜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J].
郑常青 ;
徐学纯 ;
何政伟 .
矿物岩石, 2003, (02) :1-5
[3]  
Thomas D. Hoisch.Empirical calibration of six geobarometers for the mineral assemblage quartz+muscovite+biotite+plagioclase+garnet[J].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90
[4]  
何国琦等著.中国新疆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M].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