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组合F2代群体农艺性状变异及其利用价值评估

被引:17
作者
王武
张献龙
孙济中
聂以春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关键词
陆地棉; 杂种优势; F2代; F2∶3家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一代产量高、优势强杂交组合的 F2 代群体作为基础材料 ,对 F2 和 F2∶ 3 家系分别按单株考种 ,并利用相关分析软件对多个经济性状的次数分布作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这些性状表现为连续的正态分布 ,为典型的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 F2 代群体中单株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表明 :F2 代的均值与 F1代的各项指标平均数差异不显著。但从 F2 群体具体组成上分析就会得出绝然相反的结论。所以在生产上应充分利用优势组合的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 ,对其二代的利用则应谨慎评价、科学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漫谈我国棉花标准改革 [J].
项时康 ;
熊宗伟 .
中国棉花, 2000, (02) :34-35
[2]   显性无腺体与隐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二代利用研究 [J].
袁有禄 ;
张天真 ;
靖深蓉 ;
潘家驹 ;
刘少林 ;
邢朝柱 ;
郭立平 ;
王海林 .
棉花学报, 1999, (01) :12-20
[3]   陆地棉F2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及与环境互作的预测 [J].
吴吉祥 ;
朱军 ;
季道藩 ;
许馥华 .
科技通报, 1998, (05) :36-40
[4]   陆地棉F2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J].
吴吉祥,朱军,许馥华,季道藩 .
棉花学报, 1995, (04) :217-222
[5]   陆地棉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的遗传分析 [J].
王学德 ;
潘家驹 .
作物学报, 1991, (01) :18-23
[6]   棉花杂种优势的预测及二代的利用 [J].
王玉杰 .
种子世界, 1989, (06) :20-21
[7]   棉花杂种二代利用价值的研究 [J].
邢以华 ;
靖深蓉 ;
占先合 ;
邱竟 .
中国棉花, 1987, (02) :12-15
[8]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J].
俞碧霞 ;
邱玉琨 ;
冯祝钧 ;
华粉妹 .
浙江农业科学, 1981, (04) :195-201+164
[9]  
Heterosis and combining ability of cottons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2 Meredith W R Jr,Brown J S. The Journal of Cotton Science . 1998
[10]  
Yield and fiber-quality potential for second-generation cotton hybrids .2 Meredith WR Jr. Crop Science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