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太原段硅藻种间关联和相关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翠红 [1 ]
梁晓霞 [2 ]
辛晓芸 [1 ]
机构
[1]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所
基金
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种间关联; 硅藻; 相关系数; 污染带; 指示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现场采样、室内鉴定对来自汾河太原段水体8个采样点的22个优势硅藻种进行了关联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中正相关的种对占66.23%,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22个种可被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分别指示不同的环境条件。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锉刀布纹藻(Gyrosigma scalproides)等是寡污带的指示生物,耐污性差,生长于清洁的环境中;眼斑小环藻(Cyclotella ocellata)、小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等为β-中污带的指示生物,但耐污力差,是轻污水体的良好指示生物;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适宜舟形藻(Navicula accomda)等主要分布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耐污力强,生态幅广;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纤细异极藻(Gomphonema gracile)等主要分布于多污带,指示水体受有机污染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162 / 21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五台山清水河着生硅藻种间关联和相关分析 [J].
王翠红 ;
张金屯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2) :32-33+100
[2]  
中国淡水藻类.[M].胡鸿钧; 魏印心;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
[3]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4]  
高级水生生物学.[M].刘建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5]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沈韫芬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6]  
环境和指示生物.[M].卢全章译;日本生态学会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