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汉诺坝幔源单斜辉石巨晶中的结构水:红外光谱观察
被引:17
作者
:
夏群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夏群科
陈道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陈道公
郭立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郭立鹤
支霞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支霞臣
机构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来源
:
矿物学报
|
1999年
/ 02期
关键词
:
结构水;
单斜辉石;
汉诺坝;
D O I
:
10.16461/j.cnki.1000-4734.1999.02.006
中图分类号
:
P575 [矿物的鉴定及分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产自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4个单斜辉石巨晶进行了微量结构水的观察.确定3SOOcm‘左右和3620cm-‘左右两组峰为结构OH吸收峰,其中3500cm(-1)‘左右是主要特征吸收峰。单斜辉石巨晶自源区被携带至地表的过程中未经历明显的红扩散丢失。结合文献中的资料可以认为,上地幔中水的分布可能是不均一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女山幔源单斜辉石巨晶中的结构OH
夏群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夏群科
陈道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陈道公
郭立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郭立鹤
[J].
科学通报,
1998,
(16)
: 1764
-
1767
[2]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幔源捕虏体中的水
郭立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郭立鹤
林兴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林兴源
谢漫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谢漫泽
冯家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冯家麟
吴淑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吴淑琪
[J].
地质学报,
1998,
(02)
: 138
-
143
[3]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矿物的地球化学
陈道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陈道公
夏群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夏群科
支霞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支霞臣
[J].
地球学报,
1997,
(03)
: 76
-
82
[4]
Principles of quantitative absorbance measurements in anisotropic crystals
Libowitzky, 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Libowitzky, E
Rossman, G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Rossman, GR
[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1996,
23
(06)
: 319
-
327
[5]
Studies of OH in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J] . G. R. Rossman.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 1996 (4)
[6]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XYL IN GARNETS FROM THE SUBCONTINENTAL MANTLE OF SOUTHERN AFRICA
BELL, D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ivision of Geological and Planetary Scienc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91125, CA
BELL, DR
ROSSMAN, G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ivision of Geological and Planetary Scienc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91125, CA
ROSSMAN, GR
[J].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2,
111
(02)
: 161
-
178
←
1
→
共 6 条
[1]
女山幔源单斜辉石巨晶中的结构OH
夏群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夏群科
陈道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陈道公
郭立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合肥
郭立鹤
[J].
科学通报,
1998,
(16)
: 1764
-
1767
[2]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幔源捕虏体中的水
郭立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郭立鹤
林兴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林兴源
谢漫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谢漫泽
冯家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冯家麟
吴淑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吴淑琪
[J].
地质学报,
1998,
(02)
: 138
-
143
[3]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矿物的地球化学
陈道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陈道公
夏群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夏群科
支霞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支霞臣
[J].
地球学报,
1997,
(03)
: 76
-
82
[4]
Principles of quantitative absorbance measurements in anisotropic crystals
Libowitzky, 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Libowitzky, E
Rossman, G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Rossman, GR
[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1996,
23
(06)
: 319
-
327
[5]
Studies of OH in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J] . G. R. Rossman.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 1996 (4)
[6]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XYL IN GARNETS FROM THE SUBCONTINENTAL MANTLE OF SOUTHERN AFRICA
BELL, D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ivision of Geological and Planetary Scienc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91125, CA
BELL, DR
ROSSMAN, G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ivision of Geological and Planetary Scienc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91125, CA
ROSSMAN, GR
[J].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2,
111
(02)
: 161
-
17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