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Voronoi图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36
作者
邹亚锋 [1 ,2 ]
刘耀林 [1 ,2 ]
孔雪松 [1 ,2 ]
范登科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中心村; 保留村; 零星居民点; 加权Voronoi图; 布局优化;
D O I
10.13203/j.whugis2012.05.006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点的微观状况,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各居民点的综合影响力,并据此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中心村、保留村及零星居民点(搬迁村)3类。引入城市地理学空间分割方法,利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各中心村的综合影响力范围,确定各搬迁居民点的安置去向,以维持原有的社交范围和生活习惯。
引用
收藏
页码:560 / 5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潜力评价模型 [J].
刘艳芳 ;
孔雪松 ;
邹亚锋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 36 (09) :1124-1128
[2]   利用Voronoi图的城乡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J].
覃瑜 ;
师学义 .
测绘科学, 2012, 37 (01) :136-138+150
[3]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优化 [J].
孔雪松 ;
刘艳芳 ;
邹亚锋 ;
陈奕云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296-301
[4]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5]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
刘仙桃 ;
郑新奇 ;
李道兵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2) :30-33+93
[6]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谭雪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69-75
[7]   基于五元组的耕地补偿模型研究 [J].
刘艳芳 ;
任周桥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 (06) :475-478+487
[8]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影响范围划分 [J].
李圣权 ;
胡鹏 ;
闫卫阳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01) :94-97
[9]   Voronoi图的扩展、生成及其应用于界定城市空间影响范围 [J].
王新生 ;
李全 ;
郭庆胜 ;
毋河海 ;
付福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07-111
[10]  
Analysis of the rural dwellings at new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Southeastern Anatolia, Turkey[J] . H.Eylem Polat,Metin Olgun.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 20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