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类淋巴器结构观察及功能探讨

被引:13
作者
刘晓云
刘树青
姜明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测试中心
关键词
中国对虾;类淋巴器;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
D O I
10.16441/j.cnki.hdxb.1999.01.026
中图分类号
S945.1 [虾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中国对虾类淋巴器位于肝胰腺前方,左右各一个,呈白色,半透明状。它由触角动脉上分出的动脉血管不断分叉、迂曲,形成了一个外包透明结缔组织膜,内部充满小管的组织结构。类淋巴器的小管依其发育时期和功能不同表现为3种不同的形态。其中,第二种小管管壁具有生成和释放血细胞的功能。在类淋巴器中,观察到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在受到抗原刺激时可以胞吐方式释放细胞中的电子致密颗粒。大颗粒细胞无吞噬功能。无颗粒细胞又可分为巨噬细胞样无颗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样无颗粒细胞。前者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而后者在受到抗原刺激时,可表现出类似浆细胞样分化的细胞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6+1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活力研究 [J].
李天道 ;
于佳 ;
俞开康 .
海洋湖沼通报, 1998, (01) :51-56
[2]   中国对虾疾病与免疫机制 [J].
李光友 .
海洋科学, 1995, (04) :1-3
[3]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超微结构、分类及计数 [J].
叶燕玲 ;
陈宽智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3, (02) :35-42
[4]   抗体形成细胞发育的免疫电镜研究 [J].
陈正兰 ;
郑一守 .
实验生物学报, 1992, (04) :295-303
[5]   甲壳动物的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J].
王雷 ;
李光友 .
海洋科学, 1992, (03)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