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然:改革开放以来预控型综治策略的兴起——基于对315份中央文件的分析

被引:4
作者
王军洋
机构
[1]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央; 综治策略; 打击; 预防性控制; 演变;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9.04.003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基于大量的社会实践累积,针对不同时期所面临的治安问题类型的差异,在应对社会治安方面逐步形成了综合治理的基本方略。基于315份中央各部门综治工作的文件,分析综治理念与体制的形成及演变过程,研究显示,在八十年代初期,面对刑事犯罪猖獗的形势,中央虽然提出了综合治理应对社会治安的设想,但在操作上仍然主要限于政法部门从重从快的打击策略,对非政法部门的动员仍较为有限。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群体性事件的兴起,中央将治安工作目标从强调单一的整治犯罪转移到了更为综合性的维护社会稳定上。比之于单纯的维持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无疑更加抽象和综合,该转变客观上要求中央调整综治体制和方针。于是在同一时期,中央致力于通过建立综治委系统将综治理念制度化,以期在继续对犯罪保持打击力度的同时,整合政法和非政法部门共同协作,并组建专职综治机构来强化综治职能,通过扩大调解工作覆盖面、将调解工作专业化和司法化等方式将综治工作前移,转向着重事前信息搜集与矛盾化解的预防性控制,希冀将矛盾与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系列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国家实现了柔性治理,对预防集群性的社会事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Weiwen at the Grassroots: China’s stability maintenance apparatus as a means of conflict resolution[J] . Jonathan Benney. &nbsp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2016 (99)
[2]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3]  
你感觉安全吗?[M]. 群众出版社 , 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编著, 1991
[4]  
他们为什么犯罪[M]. 群众出版社 , 北京市公安局调查组 编, 1981
[5]  
Resource Conflict Resolution in China[J] . Jing Vivian Zhan,Zeng Ming. &nbspThe China Quarterly . 2017
[6]   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沿革与特点——以抗争政治中的政府回应为视角 [J].
肖唐镖 .
学海, 2015, (01) :138-152
[7]   中共十三大报告起草过程述实 [J].
吴伟 .
炎黄春秋, 2014, (04) :47-56
[8]  
"Autonomous Redevelopment:Moving the Masses to Remove the Nail Households.". Deng,Yanhua. Modern China . 2017
[9]  
"Reports of Social Unrest in China:Basic Characteristics,Trends and Patterns (2003-12),". Lynette Ong.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Politics in China . 2015
[10]   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5) :63-8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