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皮质Ⅰ、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表达及意义
被引:27
作者:
费舟
章翔
刘恩渝
梁景文
刘先珍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来源: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谷氨酸;
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DBI)后大鼠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与DBI组,采用Marmarou加速性DBI模型,在伤后不同时间取样行原位杂交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BI组脑皮质Ⅰ组mGluRs阳性神经元表达在伤后12h开始增加,24h达峰值(P<0.01);Ⅱ组mGluRs阳性神经元表达在伤后24h开始减少,48h显著减少(P<0.01)。病理学研究提示,DBI后24h脑皮质神经元损伤严重(P<001),与mGluRs表达变化的时间吻合。结论Ⅰ、Ⅱ组mGluRs作用不同,分别具有神经元损害和保护作用;脑损伤后,Ⅰ组mGluRs表达增加,参与DBI引起的神经元损伤,Ⅱ组mGluRs表达减少,其神经元保护作用减弱。这为阐明DBI的损伤机制及应用mGluRs激动剂和/或拮抗剂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