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特征与识别

被引:3
作者
孟捷
陈滔
刘次全
彭守礼
胡光涛
杨自天
张许生
陈中轩
陈琳
王运祥
曾健
张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
[2] 云南大学非线性(复杂)系统联合实验室!昆明
关键词
三核苷酸与四核苷酸频数分布; 编码区; 非编码区; 加权距离判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755 [遗传密码];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在核苷酸序列分析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识别一段未知序列中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近年来提出了一些方法,但效果都不够理想.本文在对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特征进行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加权距离判别法,并对该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Prediction of Gene Locations Using DNA Markov Chain Models. Mark Borodovsky and James McIninch. . 1992
[2]   病毒φX174基因组的核苷酸频率分析 [J].
杨子恒 .
遗传学报, 1992, (05) :475-480
[3]  
基因分子生物学[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蔡良琬主编, 1990
[4]  
Codon Preference and Its Use in Identifying Protein Coding Regions in Long DNA Sequences. Staden R and Mclachlan A D.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1981
[5]  
Michel.New statistics approach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protein coding and non-coding. Christian 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