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垦殖与生态环境

被引:10
作者
赵冈
机构
[1] 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生产力; 农业; 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 生态环境; 神农氏; 清中叶; 农业用地; 农田; 自然植被; 天然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为视角,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各种类型的垦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北宋以后,中国人口出现明显的长期上升趋势,人口压力导致农垦与山林垦伐的加剧,特别是到了清中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有超过自然资源永载力的迹象。作者还认为人口迁移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中国古代自东汉以来人口自发迁移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唐代以后,由于人类长期活动,北方生态系统日趋恶化,而南方还能保持生态平衡,农业生产相对优势增加,于是人口长期由北向南移动。南方人口大量增加以后,生态环境开始逐渐恶化,于是移民利益减少,风险增大,至清中叶这种人口的南北大迁移才大体停止下来。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6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