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四宝
黄勇平
樊美珍
李增智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微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3]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微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 合肥
[4] 上海
[5] 合肥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昆虫病原真菌; 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虫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 ,共有虫生真菌 5 0种 ,隶属于 4目 4科 16属。科从大到小依次为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2 7种 ,占 5 4 % )、丝孢科 (Hy phomycetaceae) (15种 ,占 30 % )、虫霉科 (Entomophthoraceae) (5种 ,占 10 % )、束梗孢科 (Stilbellaceae) (3种 ,占 6 % )。含 3个种以上的优势属依次为虫草属 (Cordyceps) (2 6种 ,占 5 2 % )、拟青霉属 (Paecilomyces) (6种 ,占 12 % )、白僵菌属 (Beauveria) (3种 ,占 6 % ) ,共计 35种 ,占总种数的 70 % ;含 2个种的属为刺束梗孢属 (Akanthomyces)和虫瘟霉属 (Zoophthora) ;其余 11个属皆为单种属。优势种依次为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细脚拟青霉 (P .tenuipes)、下垂虫草 (Cordycepsnutans)、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 (Metarhiziumanisopliaevar.anisopliae)。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 7大类型 :世界分布种 (42 .11% )、欧亚大陆分布种 (10 .5 3% )、亚热带—热带分布种 (5 .2 6 % )、东亚分布种 (7.89% )、东亚—新几内亚分布种 (5 .2 6 % )、中国—日本分布种 (5 .2 6 % )和特有成分 (2 3.6 8% ) ,表现出明显的东亚区系特征 ,而且本区及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秦岭森林锈菌区系 [J].
曹支敏 ;
杨俊秀 ;
李振岐 .
菌物系统, 1997, (01) :17-23
[2]  
昆虫真菌学[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蒲蛰龙,李增智主编, 1996
[3]  
生物多样性科学:原理与实践[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灵芝,马克平主编, 2001
[4]   菌物世界点滴 [J].
卯晓岚 .
生物多样性, 1993, (01) :56-57
[5]   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应用前景 [J].
阎章才 ;
东秀珠 .
微生物学通报, 2001, (01) :96-102
[6]   菌物多样性、系统性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J].
魏江春 .
生物多样性, 1993, (01) :23-25
[7]   虫生真菌的多样性 [J].
梁宗琦 .
生物多样性, 1996, (04) :51-57
[8]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的研究 [J].
图力古尔 ;
李玉 .
生物多样性, 2000, (01) :73-80
[9]   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J].
梁宗琦 .
生物多样性, 1999, (02)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