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被引:69
作者
薛春华
花天放
吴鹏
苏杰
机构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普外科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抗生素锁;
D O I
10.16718/j.1009-7708.2004.04.007
中图分类号
R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我院1 327例次中心静脉置管病例中确诊的24例CRI病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感染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时间的关系。结果:CRI病例中,留置单腔导管者9例,留置双腔导管者15例。共分离菌株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7株,真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7株),其次是真菌(6株)。CRI以置管后第8-14天发生率最高(56%)。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问置装置,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均能有效减少CRI的发生。对怀疑CRI者不应立即拔管,可先试行抗生素锁治疗,在24-48 h后无效者应立即拔除导管。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严重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感染的病例,应及时拔除导管。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J].
胡晓峰 ;
管军 ;
林兆奋 ;
赵良 ;
郭昌星 ;
许永华 .
医师进修杂志, 2002, (03) :16-17
[2]   中心静脉导管性败血症 [J].
花天放 .
上海医学, 1989, (01)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