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及影响因素分析(1996-2011年)

被引:1
作者
黄冬东
傅佳屏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函数;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运用多种前沿方法测算光伏企业的生产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对比我国其他制造业同时期的年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考察光伏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并对可能影响光伏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的单独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国有资产和企业规模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外资资产、出口额、政府补贴以及扶持政策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尽管研发投入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和国有资产的相互作用却会显著提高光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根据分析提出相应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入退出与生产率动态演化 [J].
毛其淋 ;
盛斌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16-29
[2]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光伏产业困境分析及政策建议 [J].
徐枫 ;
李云龙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6) :11-20
[3]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
鲁晓东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41-558
[4]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5]   湖北光伏产业发展定位分析 [J].
陈蓉 ;
赵静 ;
高品文 .
能源技术经济, 2011, 23 (05) :10-13+23
[6]   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8, (11) :50-64
[7]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8]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差异 [J].
李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7) :97-106
[9]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10]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周黎安 ;
陈烨 .
经济研究, 2005, (08) :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