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机制研究——贵州剑河鹅掌楸自然保护区案例

被引:3
作者
任晓冬
翁庆北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
[2] 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 贵阳
[3] 贵阳
关键词
鹅掌楸; 自然保护区; 保护机制; 社区管理;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剑河鹅掌楸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剑河县南哨乡,为县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国家二级珍稀植物鹅掌楸为保护对象的县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在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专职人员和固定经费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村民参与、制定乡规民约、组织管护小组、建立社区管护制度的形式,受到了良好的管护效果,鹅掌楸原生林的面积增加了一倍。这种以社区为主体的小型保护区管理模式,对贫困地区的小型自然保护区(点)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参与式自然保护区——草海簸箕湾水禽繁殖区的建立 [J].
任晓冬 ;
黄明杰 .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06)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