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碳生产率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小平
王洋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碳生产率; δ收敛; β收敛;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17.03.006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松弛的(Slack-Based Measure,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2—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碳生产率及其收敛性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的研究发现:(1)各国总体的碳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效率进步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年均增长1.01%);(2)各国总体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3)人均GDP、对外开放度、工业化和投资率的提高是提高碳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固定资本占比、就业参与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政府规模、城镇化进程和消耗能源碳含量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因此"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目前的主要重心是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以开放促发展也是提升碳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