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自己而活”到“利他个体主义”——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理论中的一种道德可能

被引:35
作者
李荣荣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个体化; 利他个体主义; 道德;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4.02.009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B82-052 [道德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社会团结是个体化理论关心的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乌尔里希﹒贝克的个体化理论中,利他个体主义是显示出团结迹象的伦理要素。有鉴于国内学界的相关讨论尚不多见,同时考虑到个体主义在中国语境内遭遇的意识形态曲解与文化误读,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作为一种突破利他与利己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新伦理,利他个体主义所蕴含的"给予却不必牺牲自己"的原则为现代个体参与社会提供了积极的伦理环境,进而为个体化社会的团结指出了一种可能方向。强调公民自组织的亚政治是实践利他个体主义的空间及条件,由此表明了将个体道德与制度道德并置思考的重要性。贝克关于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及其社会条件的讨论,对于思考从传统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的中国个体如何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主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2] Varieties of second modernity: the cosmopolitan turn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Beck, Ulrich
    Grande, Edgar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0, 61 (03) : 409 - 443
  • [3] 美国的社会与个人.[M].李荣荣;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4]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M].(法) 涂尔干 (Durkheim;E.)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5] 个体化社会.[M].(美)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 [6]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 [7] 自由与资本主义.[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JohannesWillms)著;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 [8]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 [9] 论美国的民主.[M].[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
  • [10] iChina: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 Edited by Mette Halskov Hansen and Rune Svarverud. Copenhagen: NIAS Press; 2010. xx + 275. pp. £18.99. ISBN 978-87-7694-053-9..Danning Wang;.The China Quarterly.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