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血瘀与化瘀的凝血流变学实验研究

被引:11
作者
廖福龙
李文
温瑞兴
丁忠
周向东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血瘀/中医病机; 创伤和损伤/血液; 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三七/药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6 [中医外科];
学科分类号
100507 ;
摘要
采用新发展的凝血流变学指标从凝血时间、速率和强度三方面评价血瘀证。研究并建立了外伤血瘀的定量动物(大鼠)模型,揭示了外伤血瘀可出现高凝-低凝-回复的三时相变化规律。首次采用活化能研究外伤血瘀证,血瘀的凝血活化能亦呈现时相性改变,与凝血的时相变化一致,这就从血液体系热力学参数的角度深化了对外伤血瘀本质的认识。对于中药三七止血和抗凝活血作用进行了体内外多指标评价,观察到口服三七与煎剂的促凝作用,对外伤血瘀的低凝态则有正常化作用,为三七在外伤治疗等方面的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2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Programme and Abstracts of the 5th Southeast Asian and Western Pacific Regional Meeting of Pharmacology. Liao Fu-long et al. Beijing Review . 1988
  • [2] Liao Fui-long et al. Biorheology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