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田野调查的个案分析——从“杀猪封山”看习惯的存留与效力

被引:10
作者
春杨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
关键词
民事习惯; 存留; 法律效力; 农村法治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法律渊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除朝廷律令之外,传统习惯曾经是调整人们日常生活和民事行为的重要渊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社会的法律与秩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习惯在当代中国农村是否还存在?习惯是否与现代国家制定法相冲突?其在农村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法学研究的重视。通过对徽州农村民事习惯调查中的个案分析发现,在当今徽州农村仍然存留着大量的传统习惯,有些习惯甚至发挥着重要的法律效力。在当代中国农村的法治建设中,我们应当承认和重视发挥习惯的法律效力,探究那些“被冷落的真实”,为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寻找传统的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J].
黄宗智 .
社会观察, 2005, (03) :61-61
[2]   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 [J].
苏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3) :124-135+206
[3]   论法的本土性 [J].
陈柳裕 .
政治与法律, 2000, (02) :16-19
[4]   功能与变迁:中国乡土社会的法治实践 [J].
田成有 .
学习与探索, 1999, (06) :74-79
[5]   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 [J].
许纪霖 .
社会科学研究, 1992, (03) :84-87
[6]  
中国古代契约法[M].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云生著, 2000
[7]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诺思(North,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