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区泥石流启动机制

被引:6
作者
屈永平
唐川
王金亮
唐宏旭
刘洋
陈海龙
黄伟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泥石流; 滑坡堆积体; 岩土特性; 地表径流; 启动机制;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2.03.013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地震区的泥石流物源主要来源于滑坡、崩塌等松散体,具有结构疏松,密实度低,堆积时间短等特点,与非地震环境中的滑坡、崩塌堆积体的结构有所不同,堆积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了改变,堆积体转换为泥石流所需的外界条件也相应的改变。以汶川地震区都江堰市龙池镇典型泥石流灾害为例,分析了地震滑坡、崩塌松散体的堆积形态和堆积体的应力环境。从静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堆积体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起动特征,探讨了降雨作用形成的地表径流水深与堆积体失稳时的应力极限状态的关系。分析得出沟道岸坡滑坡堆积体发生侵蚀时的地表径流力为F=(τ1f-f1sinα)/cos(α-26.65),并建立径流水深与地表径流力的关系:H=F/4ρsgJ。分析在动量守恒条件下,堆积体单位时间内的侵蚀体积dV=dM/γs模型。为了进一步探讨在实际现场的应用,以汶川地震区都江堰市的水打沟泥石流为例,分析发生泥石流时的地表径流水深为0.011 m,其结论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四川都江堰龙池“8·13”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研究 [J].
马煜 ;
余斌 ;
吴雨夫 ;
张健楠 ;
亓星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1, 43(S1) (工程科学版) :92-98
[2]   四川省都江堰龙池8·13麻柳沟泥石流灾害特征 [J].
亓星 ;
余斌 ;
马煜 ;
吴雨夫 ;
张健楠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 22 (01) :17-21+139
[3]   沟道松散物质起动形成泥石流实验研究 [J].
庄建琦 ;
崔鹏 ;
胡凯衡 ;
陈晓清 ;
葛永刚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 42 (05) :230-236
[4]   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度对坡地产汇流及溶质运移的影响 [J].
张小娜 ;
冯杰 ;
高永波 ;
刘宁宁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2) :119-123
[5]   不同床沙下的坡面流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
田凯 ;
李小青 ;
申震洲 ;
蒋云钟 ;
鲁帆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2) :70-73
[6]   滑坡型泥石流转化机制环剪试验研究 [J].
张明 ;
胡瑞林 ;
殷跃平 ;
崔芳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4) :822-832
[7]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的侵蚀临界坡度 [J].
李继祥 ;
彭书生 ;
赵三青 ;
刘磊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01) :56-58
[8]   确定暴雨泥石流临界雨量的研究 [J].
梁光模 ;
姚令侃 .
路基工程, 2008, (06) :3-5
[9]   根据泥石流沉积物计算泥石流容重的方法研究 [J].
余斌 .
沉积学报, 2008, (05) :789-796
[10]   粘性泥石流的平均运动速度研究 [J].
余斌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5) :52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