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4例临床观察

被引:16
作者
周圆
郑嘉岗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关键词
消化不良; 针刺疗法; 药物疗法; 电针;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4.07.007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择以足三里为主等穴位 ,用平补平泻手法 ,辅以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并以常用西药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与结论 针刺组总有效率 93.75 % ,显效率为 6 3.3% ,药物组分别为 82 .2 6 %和 4 3.14 % ,两组有明显差异 (P<0 .0 5 )。针刺组治疗非特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于药物组 (P<0 .0 5 ) ;治疗动力障碍型者 ,两者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疗效均较突出。针刺组治疗后的第 1星期显效率为 32 .81%、有效率 2 1.87% ,明显优于药物组的 14 .5 2 %和 12 .90 % (P<0 .0 1)。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J].
许佳年 .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04) :43-46
[2]   针灸对胃炎治疗作用及机理初探 [J].
韩儒启 .
陕西中医, 2001, (10) :620-621
[3]   补泻手法对胃、十二指肠患者幽门括约肌的影响 [J].
钱立伟 ;
林亚平 ;
韦志群 ;
刘凌宇 ;
姚雪祥 ;
邹木金 .
中国医药学报, 1993, (02)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