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基质改良与植被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87
作者
张鸿龄 [1 ]
孙丽娜 [1 ]
孙铁珩 [1 ]
陈丽芳 [2 ]
机构
[1]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生态重建; 基质改良; 植被修复;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052
中图分类号
S156 [土壤改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又不可避免要破坏矿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形成大量矿山废弃地。因此,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问题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重建内涵的发展开始,着重分析了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重建过程中的基质改良(包括表土覆盖、物理、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和废弃物人工基质改良技术)与植被重建(植被自然演替模式、植被种类选择和植被修复作用),并对今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广东大宝山复合污染土壤的改良及植物复垦
    邹晓锦
    仇荣亮
    黄穗虹
    田甜
    P.Senthilkumar
    [J]. 中国环境科学 , 2008, (09) : 775 - 780
  • [2] 论矿区土壤环境问题
    白中科
    付梅臣
    赵中秋
    [J]. 生态环境, 2006, (05) : 1122 - 1125
  • [3] 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米文宝
    谢应忠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2) : 49 - 53+77
  • [4] 城市污泥特征及其资源化利用
    陈萍丽
    赵秀兰
    [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6, (01) : 54 - 56
  • [5] 我国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土地复垦典型技术
    彭建
    蒋一军
    吴健生
    刘松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 38 - 48
  • [6] 杨山冲尾矿库无土植被及其效果[J]. 过仕民.有色金属. 2004(04)
  • [7] 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李永庚
    蒋高明
    [J]. 生态学报, 2004, (01) : 95 - 100
  • [8] 中国首次发现的锰超积累植物——商陆
    薛生国
    陈英旭
    林琦
    徐圣友
    王远鹏
    [J]. 生态学报, 2003, (05) : 935 - 937
  • [9] 不同复垦时间的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评价
    胡振琪
    戚家忠
    司继涛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2) : 214 - 218
  • [10] 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实例
    陈志彪
    涂宏章
    谢跟踪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4) : 31 -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