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碳强度集群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16
作者
冯宗宪
王凯莹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碳强度; 空间统计; 空间集群;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论文使用空间统计分析中的全局Moran’s I、局域Moran’s I等指数对2001-2012年间我国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集群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全国省域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为正,东部地区内部省域的碳强度空间自相关现象非常明显,西部地区相对不明显,中部最弱。西部地区省份的碳强度多为高-高聚集,以甘肃、陕西、内蒙古3个地区为代表,东部地区多为低-低聚集,以浙江、福建、广东、江西4个地区为代表。论文还进一步结合资源禀赋、能源供需分布、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等对上述地区碳强度聚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62 / 14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999~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演变特征[J]. 赵雲泰,黄贤金,钟太洋,彭佳雯.环境科学. 2011(11)
[2]   中国地区碳强度与FDI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姚奕 ;
倪勤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432-1438
[3]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J].
郑长德 ;
刘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5) :80-86
[4]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67-82
[5]   空间数据:性质、影响和分析方法 [J].
应龙根 ;
宁越敏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49-56
[6]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论[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雷鹏, 2011
[7]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patial analysis .2 FischerM,GetisA. Berlin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