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三个问题
被引:12
作者
:
李晓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李晓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萌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来源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2010年
/ 25卷
/ 06期
关键词
:
科技人才;
评价;
流动;
薪酬;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文章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3个热点问题,包括评价导向、人员流动和薪酬激励,介绍了国际上科技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与理念,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88 / 594+601 +6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科研辅助人员状况调查
陈广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科技导报》编辑部
陈广仁
[J].
科技导报,
2009,
27
(19)
: 118
-
119
[2]
2008年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Department of Policy Research and Publicity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Chin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
Department of Policy Research and Publicity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China
[J].
科技导报,
2009,
27
(13)
: 19
-
26
[3]
坚守还是弱化终身教职制度——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动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贾永堂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12)
: 89
-
95
[4]
美国大学薪酬设计的市场模式研究
李晓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李晓轩
刘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刘莹
Samina Nawab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Samina Nawab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4)
: 336
-
342
[5]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形成要素的历史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岩
[J].
现代大学教育,
2007,
(04)
: 41
-
45+111
[6]
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制度特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光平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05)
: 95
-
97
[7]
关于《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十四点说明
张维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北京
张维迎
[J].
学术界,
2003,
(05)
: 27
-
44
[8]
法制与美国私立大学的存在和发展
刘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天津
刘娜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3,
(02)
: 1
-
5
[9]
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德国大学模式向现代化的转化
穆桂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穆桂斌
董靖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董靖涛
[J].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2,
(03)
: 51
-
53
[10]
与未来同行[M]. 人民出版社 , 李开复, 2006
←
1
2
→
共 11 条
[1]
中国科研辅助人员状况调查
陈广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科技导报》编辑部
陈广仁
[J].
科技导报,
2009,
27
(19)
: 118
-
119
[2]
2008年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Department of Policy Research and Publicity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Chin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
Department of Policy Research and Publicity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China
[J].
科技导报,
2009,
27
(13)
: 19
-
26
[3]
坚守还是弱化终身教职制度——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动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贾永堂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12)
: 89
-
95
[4]
美国大学薪酬设计的市场模式研究
李晓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李晓轩
刘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刘莹
Samina Nawab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Samina Nawab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4)
: 336
-
342
[5]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形成要素的历史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岩
[J].
现代大学教育,
2007,
(04)
: 41
-
45+111
[6]
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制度特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光平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05)
: 95
-
97
[7]
关于《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十四点说明
张维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北京
张维迎
[J].
学术界,
2003,
(05)
: 27
-
44
[8]
法制与美国私立大学的存在和发展
刘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天津
刘娜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3,
(02)
: 1
-
5
[9]
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德国大学模式向现代化的转化
穆桂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穆桂斌
董靖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董靖涛
[J].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2,
(03)
: 51
-
53
[10]
与未来同行[M]. 人民出版社 , 李开复, 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