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组织中uPA、uPAR及nm23-H1的表达

被引:16
作者
闵大六
徐晓丽
孙孟红
施达仁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受体,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nm23-H1; 侵袭; 肿瘤转移;
D O I
10.13315/j.cnki.cjcep.2003.03.005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uPA、uPAR、nm2 3 H1的表达并探讨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 sion两步法检测 6 9例乳腺癌组织中uPA、uPAR和nm2 3 H1表达的分布情况 ,观察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uPA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细胞胞质 ;uPAR和nm2 3 H1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细胞胞膜及胞质 ,多数癌旁乳腺上皮细胞呈nm2 3 H1阳性表达 ;高分化乳腺癌 (Ⅰ级 )uPA和uPAR表达阳性率 (30 0 %和 2 5 0 %)低于中低分化乳腺癌 (Ⅱ、Ⅲ级 ) (分别为 6 8 1%、72 7%和 70 0 %、74 1%) (P <0 0 5 ) ;nm2 3 H1表达阳性率在乳腺癌组织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uPA和uPAR的表达阳性率 (73 2 %和 75 6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35 7%和35 7%) (P <0 0 5 )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nm2 3 H1的表达阳性率 (2 4 4 %)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5 0 0 %) (P <0 0 5 ) ;uPA、uPAR和nm2 3 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均无关 ;(3)uPA阳性表达的癌组织其nm2 3 H1表达阳性率 (15 0 %)低于uPA阴性表达的癌组织 (6 2 1%) (P <0 0 5 )。结论 uPA和uPAR的高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uPA、uPAR和nm2 3 H1可以作为乳腺癌侵袭与淋巴结转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大肠癌及癌旁粘膜中CD44、nm23-H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J].
闵大六 ;
胡孔旺 .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1, (02)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