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流行语的语言学与社会学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泽权
张丹丹
机构
[1]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流行语; 社会; 语言; 意识形态;
D O I
10.15883/j.13-1277/c.2010.03.019
中图分类号
H136 [现代词汇];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论文聚焦流行语这一独特的社会和语言现象,在总结归纳其特点、来源方式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剖析流行语对社会、语言和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指出如何倡导正确的语言观和价值观,提高人们的语言创新意识和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主流媒体流行语的特性分析 [J].
曾青青 ;
杨尔弘 .
语言文字应用, 2010, (01) :52-60
[2]   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 [J].
赵彦杰 ;
赵永彬 .
前沿, 2009, (07) :195-197
[3]   从语录流行语到词语流行语 [J].
李明洁 .
修辞学习 , 2009, (03) :70-78
[4]   社会变异与流行语 [J].
刘英 .
语文学刊, 2005, (01) :25-26+110
[5]   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 [J].
祁伟 .
语言与翻译, 2002, (03) :18-22
[6]   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 [J].
杨文全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25-130
[7]   流行语新探 [J].
劲松 .
语文建设, 1999, (03) :22-26
[8]   北京的流行词语与当代北京城市文化 [J].
孙曼均 .
语言文字应用, 1998, (03) :62-67
[9]   社会流行语浅析 [J].
赵佳 .
修辞学习, 1994, (03) :49-47
[10]   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 [J].
胡明扬 ;
张莹 .
语文建设, 1990, (01) :36-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