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不同水体中δO的变化

被引:33
作者
张应华 [1 ]
仵彦卿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黑河; 水循环; δ18O; 同位素;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7.06.003
中图分类号
P342 [水文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资源短缺和合理利用是干旱半干旱区黑河流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深入了解水循环机理,而分析不同水体中环境同位素变化特征是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循环机理所必须的前提。根据测得的黑河流域降水、河水和地下水中δ18O,分析了取样期间不同水样δ18O的变化,揭示了降水中δ18O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季节效应、高程效应以及与降水量的正相关关系;河水中δ18O的时空变化特征,即出山口地区河水中δ18O统计值低于山区和盆地,山区河水中δ18O的时间分布与大气降水一致,出山口河水中δ18O时间分布与大气降水相反,河水中δ18O沿黑河流程存在显著递增趋势;地下水中δ18O在张掖变化幅度较大,在临泽较均一且9月份普遍高于6月份,而在高台则分为显著的2组,较高的一组9月份普遍低于6月份。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水循环过程中δ18O变化的影响及相互作用,为同位素技术在黑河流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64 / 8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那曲河流域季风结束前后大气水汽中δ18O变化特征 [J].
余武生 ;
姚檀栋 ;
田立德 ;
王瑜 ;
尹常亮 .
科学通报, 2006, (02) :194-199
[2]   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源组成及其变化 [J].
张光辉 ;
聂振龙 ;
刘少玉 ;
陈宗宇 ;
张翠云 ;
申建梅 ;
王金哲 ;
程旭学 ;
张荷生 .
水科学进展, 2005, (05) :673-678
[3]   运用氧稳定同位素研究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与河水转化 [J].
张应华 ;
仵彦卿 ;
丁建强 ;
温小虎 .
冰川冻土, 2005, (01) :106-110
[4]   从黑河流域地下水年龄论其资源属性 [J].
陈宗宇 ;
聂振龙 ;
张荷生 ;
程旭学 ;
赫明林 .
地质学报, 2004, (04) :560-567
[5]   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水体中的氧稳定同位素 [J].
章新平 ;
姚檀栋 ;
田立德 ;
刘晶淼 .
水科学进展, 2003, (01) :50-56
[6]   青藏高原那曲河流域降水及河流水体中氧稳定同位素研究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沈永平 ;
杨梅学 ;
叶柏生 ;
Atu.siNUMAGUTI ;
Maki TSUJIMURA .
水科学进展, 2002, (02) :206-210
[7]  
水文地质学基础[M]. - 地质出版社 , 王大纯等 编著, 1986
[8]  
Groundwater replenishment analysis by using natural isotopes in Ejina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J] . Yinghua Zhang,Y. Wu,J. Su,X. Wen,F. Liu.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5 (1)
[9]  
Identifying sources of groundwater in the lower Colorado River valley, USA, with δ 18 O, δD, and 3 H: implications for river water accounting[J] . Bradley E. Guay,Christopher J. Eastoe,R. Bassett,Austin Long.Hydrogeology Journal . 2005 (1)
[10]   A study of the groundwater cycle in Sri Lanka using stable isotopes [J].
Song, XF ;
Kayane, I ;
Tanaka, T ;
Shimada, J .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999, 13 (10) :1479-1496